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经典案例

征收方绕过房主与兄姐签约 专业律师介入两次提诉案件发回重审

发布时间:2024-06-14点击次数:

案情摘要:

房屋征收绕过当事人与兄姐签约 征收方两次强拆房屋

家住江西省某村的徐某,在该村有着一处自己的老房子,多年来在此生活居住。2022年,徐某的房子被当地政府划归为征收范畴,用以新建绕城高速。可在徐某还尚未同意征收补偿方案之前,徐某的兄弟姐们就直接与负责征收的相关单位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书。随后,征收方在未经徐某同意的情况下,就对房屋进行了强拆。原来,徐某的父母早年间与徐某一同住在此处。多年来,徐某在自己的房子里尽心尽力的赡养两位老人,置办家业。可当老人离世后,几位兄弟姐们竟然直接将徐某的房子当成了老人的遗产,签署了补偿协议的同时,还拿走了全部的补偿款。


在强拆开始后,徐某为了抵抗征收方和兄弟姐们做出的无权处分,自顾自的搬进了拆了一半的破屋烂瓦中搭起了帐篷,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本以为对方会因为自己的行动而停止强拆行为,可让徐某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强拆照常推进,即使徐某报警处理也无法撼动拆迁队伍的脚步,他能做的只有眼睁睁的自己的房子逐渐沦陷。事后,当地征拆团队主动依照所谓的“补偿协议”给徐某指定了安置房进行补偿,可被强拆的遭遇却成为了徐某挥之不去的阴霾。此后的一年间,徐某多次找到相关单位讨要说法,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直至2023年春天,徐某通过咨询后决定将案件委托给专业的法律团队——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张帆律师代理本案进行维权。

律师介绍:

张帆 | 主办律师

擅长民商事诉讼、行政诉讼等业务,法学理论功底深厚,执业以来办理了大量的征地拆迁、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民商事及行政类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逻辑缜密,思维活跃,擅长将法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注重证据的适用,争取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办案过程:

房屋无权处分被两次强拆 专职律师介入如何维权

核查信息着重取证确认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后 制定维权计划

张帆律师接受委托后与委托人深入交流了案情细节,结合强拆实施的时间来看,张帆律师认为,本案诉讼维权的期限即将届满,维权时间告急。经过细致考证后,张帆律师通过法律关系分析后认为,案涉强拆虽然看似发生在七月,但九月的第二次强拆才真正完成了拆除,期间应当认定为持续的行政行为。除此之外,委托人兄姐与征拆方签订的所谓的“补偿协议”在未经委托人本人追认的情况下,应当认定为无效,案涉强制拆除行为不顾委托人的阻止,先后两次实行强拆,应当认定为违法。张帆律师再确认涉案材料无误后,于2023年8月向当地法院提交了立案材料。


一审做出错误裁定 驳回起诉 律师再次取证后提起上诉

案件一审过程中,对于张帆律师在本案中做出的细致法律分析,院方予以了肯定,认定本案中存在持续的行政行为。本以为案情可以顺利进展的张帆律师却没想到,当地法院对委托人的起诉期限问题进行了二次查证,在认定持续行政行为存在的前提下,将错误的立案时间作为裁定起诉期限届满的标准,认定委托人的起诉期限已过,直接驳回了委托人的起诉。

一审法院裁定书中载明的起诉时间为10月,可委托人实际立案的时间却是8月。这样的判决结果对于律师和委托人双方而言都是无法接受的,收到这样的结果,张帆律师当即重新就案件材料进行了取证总结,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上诉申请。


上诉裁定一审判决存在错误 案件顺利发回重审

二审上诉过程中,张帆律师主动向院方追加了新的证据,以证明委托人系案涉被强拆房屋的实际所有权人,符合当地征收标准的同时,表达本案中存在无权处分、强拆等违法事实,诉请二审法院撤销一审院方做出的错误裁定。

二审院方综合考量,不仅再次采纳了张帆律师的法律分析意见,还就案涉起诉期限问题进行了重新核准。认定一审院方做出的裁定存在错误认定,责令案件发回重审。

吴少博律师事务所提醒:

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提醒您,本案中,委托人的几位兄弟姐妹,以其继承财产的名义与征收方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该协议约定处分委托人所有的房产,事后未经委托人追认,在实体上损害了委托人的补偿安置权益,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在这类案件中,要及时的寻求专业律师的团队,以此来讲损失降到最低,拖得时间越久反而会对后续的维权结果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