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唐某等上百位业主购买了位于重庆某处新开发的商铺,并与第三方商业公司约定了租金支付事宜。然而,业主们长期未收到租金,权益受损,遂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吴洪涛律师采取法律行动维权。吴洪涛律师代表业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因商业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多次申请均收到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鉴于商业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且存在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形,律师依法向一审法院提出对该商业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一审法院以政府成立专班为由驳回破产清算申请,律师上诉后,二审认定商业公司符合破产条件,改判一审法院受理申请。
律师介绍:
吴洪涛律师
执业以来,主要办理各类涉及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行政类案件,对此类案件的代理及相关刑事、行政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丰富经验。
案件难点:
1. 执行程序陷入僵局:商业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多次强制执行均以终结本次执行告终,业主的租金债权长期无法实现。传统执行手段难以突破财产匮乏的困境,常规维权路径受阻,业主面临 “胜诉即终局” 的被动局面。
2. 破产清算申请阻力大:一审法院以 “政府成立专班处理” 为由驳回破产清算申请,将行政协调凌驾于法律规定之上,违背《破产法》关于破产条件的法定判断标准。如何突破地方行政干预,推动法院依法受理破产申请,成为案件核心难点。
3. 公司财务不规范取证难:商业公司存在租金收入未通过公账流转的情形,导致公司实际财务状况难以查清,债权债务关系混乱。业主方需举证证明公司 “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因公司财务不透明,相关证据收集难度极大,难以直接佐证其破产条件。
承办亮点:
精准切换维权路径:在强制执行无果后,吴洪涛律师迅速调整策略,依据《破产法》相关规定,果断提出破产清算申请。通过分析商业公司资产状况、债务规模及清偿能力,精准锁定其“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的法定破产条件,为案件突破找准方向。
有力驳斥行政干预理由:针对一审法院以“政府成立专班” 为由驳回申请的裁定,律师在上诉中紧扣法律条文,强调《破产法》对破产条件的刚性规定,指出行政专班处理不能替代法定破产程序,更不能成为规避法律义务的借口。通过对比类似案例,清晰阐明一审法院混淆行政协调与司法程序的法律适用错误。
深挖财务不规范证据链:为证明商业公司丧失清偿能力,律师团队全面梳理业主租金支付记录、商业公司公开经营信息及关联企业财务往来,收集到租金收入未进公账、公司账户长期无足额资金等关键证据。结合公司无法履行生效判决的事实,形成完整证据链,有力佐证其“表面经营、实质无清偿能力” 的状态。
案件结果:
二审法院采纳吴洪涛律师的上诉意见,认定商业公司符合《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直接改判并裁定一审法院应当受理对该商业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这一结果打破了执行僵局,为上百位业主通过破产程序公平清偿债权提供了法定途径,扭转了业主维权的被动局面。目前,破产清算程序已进入受理筹备阶段,业主们对通过法律程序挽回损失充满信心,对吴洪涛律师的专业能力和维权成果给予高度认可。
价值总结:
通过推动破产清算程序,使上百位业主得以通过法定程序参与债权申报与清偿分配,避免个别债权人优先受偿或公司财产被非法转移,保障了全体业主的公平受偿权,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与社会公平正义。吴洪涛律师在案件中展现的路径切换能力、法律适用辨析能力及群体协调能力,凸显了专业律师在复杂债权纠纷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精准运用破产法律制度,打破执行僵局与行政干预,为当事人开辟新的维权通道,体现了律师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债权人权益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