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当事人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安徽某市某社区,拥有各类建筑约3000平方米,主要从事家禽养殖业务。2021年底,当地政府部门下达征收公告,明确当事人的养殖场处于该项目征迁范围内,要求养殖场停止养殖并配合征收工作。此后,该项目征迁指挥部(第三人)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与当事人沟通补偿事宜,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当地政府也未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导致当事人养殖场自征收公告下达后,至少两个养殖周期未能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维护合法权益,当事人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吴洪涛律师介入维权。
律师介绍:
吴洪涛律师
执业以来,主要办理各类涉及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行政类案件,对此类案件的代理及相关刑事、行政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丰富经验。
案件难点:
1. 补偿数额与实际损失差距大:政府履职答复中的补偿数额远低于当事人因征收导致的实际损失,尤其是两个养殖周期无法经营的停产停业损失未得到合理核算,双方在损失认定上存在巨大分歧。
2. 评估机构选定程序合法性争议:评估价格是补偿数额的重要依据,而政府在评估机构选定过程中程序违法,需举证证明该程序违法事实,以及该违法程序对评估结果公正性的影响,论证难度较大。
3. 停产停业损失的责任认定难:当事人主张的停产停业损失涉及养殖周期、经营规模、市场行情等多重因素,需明确损失与征收行为的直接因果关系,以及损失计算的起止时间和标准,政府可能以 “未达成补偿协议” 为由推诿责任。
4. 征收程序推进与补偿滞后的矛盾:政府已要求当事人停止养殖配合征收,但长期未作出合法补偿决定,导致当事人陷入 “已停产却无补偿” 的困境,如何通过法律程序推动补偿决定依法作出成为关键。
承办亮点:
精准锁定程序违法核心问题:吴洪涛律师深入审查征收全流程,聚焦评估机构选定这一关键环节,发现政府未依法保障当事人参与评估机构选择的权利,存在程序违法情形,以此作为突破点,动摇了补偿数额的合法性基础。
全面论证停产停业损失的合理性:律师结合养殖场的养殖周期记录、往年经营数据、市场行情分析等证据,详细核算两个养殖周期无法经营的实际损失,明确主张征收行为与损失的直接因果关系,要求政府承担从征收开始至补偿完成期间的停产停业损失,强化损失主张的事实依据。
通过履职申请固定程序瑕疵:律师先通过邮寄履职申请的方式,促使政府作出书面答复,既固定了政府未依法作出合理补偿的事实,也为后续指出答复中补偿数额不合理及程序违法问题留存了书面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聚焦复议程序推动纠错:针对政府履职答复的违法性,律师精准提出复议请求,重点论证评估机构选定程序违法对补偿结果的影响,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合理补偿诉求,通过复议程序高效推动行政机关自我纠错。
案件结果:
复议机关经审理采纳了吴洪涛律师的代理意见,认定政府对案涉征收项目的评估机构选定程序违法,履职答复中的补偿数额缺乏合法依据。同时,支持了当事人关于停产停业损失的合理主张。最终复议决定:撤销被申请人(当地政府)先前作出的征收补偿相关履职答复;责令被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补偿权益,包括合理核算并支付停产停业损失。该决定为当事人获得公平合理的征收补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价值总结:
判决确认政府在征收过程中,对因征收行为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负有补偿责任,损失计算应从征收开始延续至补偿完成,保障了被征收人的经营权益。吴洪涛律师通过精准发现程序违法点、全面论证损失合理性、有效运用复议程序,成功推动行政机关纠错,充分展现了专业律师在征收补偿纠纷中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关键作用,为类似养殖场征收维权提供了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