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课堂
租房到期退房,本是顺理成章的事,可不少租客会遇到房东 “找理由扣押金”——一句“家具磨损了”“墙面有划痕”,就把几百甚至几千元的押金扣下,有的甚至一分不退。很多租客觉得“维权麻烦”,只能乖乖认栽,但其实,押金能不能扣、该扣多少,不是房东说了算,关键看“损耗是不是租客的责任”。只要分清责任、用对方法,就能合法要回押金,不花冤枉钱。
一、先分清:哪些损耗该租客担责?哪些是房东的义务?
房东扣押金的核心理由通常是“家具电器有损耗”,但损耗分“人为损坏”和“自然损耗”,两者的责任归属完全不同,必须先分清:
1.租客需担责的“人为损坏”
只有当租客存在“故意或过失导致物品损坏”的情况时,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房东也才能从押金中扣除相应的维修费用。比如:
故意损坏:因情绪不满或不当使用,故意砸坏家具、划伤地板、损坏电器(如用硬物敲碎玻璃茶几、故意扯断窗帘轨道); 过失损坏:因使用不当导致物品损坏(如忘记关水龙头导致家具泡水变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电路烧毁、未正确操作洗衣机导致电机损坏)。 出现这类情况,租客需要配合房东维修,或承担合理的维修费用——房东扣除押金时,需提供维修报价单、付款凭证等,证明维修费用的真实性,不能“随口说个数就扣钱”。 2.房东需承担的“自然损耗” 如果损耗是“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磨损”,属于“自然损耗”,维修养护本就是房东的义务,不能以此扣租客押金。常见的自然损耗包括: 墙面问题:住了1-2年后,墙面出现轻微划痕、局部泛黄(非油污、涂鸦导致)、墙角因潮湿轻微掉皮; 家具电器老化:沙发坐垫因长期坐卧出现轻微塌陷、衣柜门合页自然松动、空调使用多年后制冷效果下降、窗户防水胶条老化脱落; 日常使用痕迹:地板因走路出现的轻微磨损、门把手长期使用后的划痕、厨房台面的轻微使用痕迹(非顽固污渍或撞击痕迹)。 《民法典》明确规定:“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耗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要租客按正常方式使用房屋和物品,出现自然损耗不用赔钱,房东扣押金的行为本身就不合法。 二、房东故意扣押金?两步走,合法维权要回钱 如果确定损耗是自然损耗,或房东无法证明是租客人为损坏,却仍坚持扣押金,租客不用妥协,按这两步走,就能依法维权: 1.第一步:先协商,明确告知责任归属 先和房东理性沟通,避免争吵——争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激化矛盾。沟通时要做好两点: 摆事实:拿出租房时的《房屋初始状态照片/视频》(这是关键证据,租房时一定要拍),对比退房时的物品状态,指出哪些是入住时就有的轻微痕迹,哪些是自然老化导致的损耗,证明“没有人为损坏”; 讲法律:告知房东《民法典》中关于“自然损耗不担责”的规定,明确表示“房东无权以自然损耗为由扣押金”,要求其全额退还。 沟通时要做好记录,比如保存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通话前可告知对方“为保障双方权益,本次通话将录音”),若房东在沟通中承认“损耗是自然老化”却仍拒绝退押金,这些记录能成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2.第二步:协商不成,收集证据起诉 如果协商无果(比如房东明确拒绝退押金、一直拖延不回复),就准备好证据,向房屋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诉讼(小额诉讼程序简单,通常不用请律师,自己就能处理),诉求是“要求房东返还全部押金,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起诉前需收集三类核心证据,确保诉求能得到支持: 基础证据:《房屋租赁合同》(证明租赁关系和押金金额)、押金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房东出具的押金收据); 关键证据:租房时拍摄的《房屋初始状态照片/视频》(证明入住时房屋和物品的状态,对比退房时的损耗是否为自然损耗)、退房时拍摄的《房屋现状照片/视频》(证明没有人为损坏); 补充证据:与房东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房东主张“人为损坏”的证据(如房东提供的照片、维修报价单,若证据不真实或不合理,可在诉讼中反驳)。 法院受理后,会组织双方调解或开庭审理,只要证据充分,能证明损耗是自然损耗,法院通常会判决房东全额退还押金。 三、关键提醒:别因气不过“冲动犯错”,避免得不偿失 维权过程中,有一个“红线”绝对不能碰——千万别因为房东扣押金就“气不过,故意损坏屋里的东西”(比如故意砸坏电器、涂鸦墙面、损坏家具)。 这种行为看似“解气”,实则后果严重: 不仅押金要不回:原本是房东不合法扣押金,租客占理,但故意损坏物品后,就变成租客有过错,房东反而能合法扣除押金用于维修,甚至要求额外赔偿; 可能承担更多责任:如果损坏物品的价值较高(如昂贵的家电、家具),房东还可能起诉租客,要求赔偿超出押金的部分,租客需要额外掏钱,甚至可能因“故意毁坏财物”面临行政处罚。 维权要“有理、有据、有节”,即便房东不占理,也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不能用违法的方式报复——否则只会从“占理方”变成“过错方”,得不偿失。 退房被房东扣押金,看似是“小事”,实则关系到租客的合法权益。记住:自然损耗归房东,人为损坏才担责,责任分清了,维权就有底气;协商不成别妥协,收集证据起诉是合法途径;千万别冲动犯错,别让“要押金”变成“赔更多钱”。只要按合法方式维权,就能要回属于自己的押金,不被房东的“不合理要求”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