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河南某县城五十余位业主购买当地一广场项目商铺后,项目因开发商违规操作陷入烂尾。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隗伟律师受业主委托维权,调查发现开发商存在自行收存、违规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的违法行为,此为项目烂尾的直接诱因。律师代表业主向县住建局提交《履行法定(查处)职责申请书》,遭县住建局以 “无法律依据” 为由拒绝。业主提起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责令住建局重作答复,但住建局仍坚持原结论。隗伟律师遂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县住建局此前作出的答复意见,并令其限期重新处理。
律师介绍:
隗伟律师
拥有多年行政诉讼经验,谈判、协调经验丰富,曾为百余拆迁、拆违企业、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认真、负责、专业能力强,得到行业及客户的高度认可。擅长行政诉讼、征地拆迁、违建拆除、行民交叉继承纠纷、房产纠纷等各类疑难问题解决。
案件难点:
1. 法律适用冲突尖锐:被告以 “项目开发时制度不健全”“现有规定无溯及力” 抗辩,与原告依据的上位法监管义务形成直接冲突,新旧法规适用界限及监管职责的时间效力成为争议核心。
2. 行政机关履职阻力大:县住建局两次以 “无法律依据” 拒绝履职,且复议后仍坚持原立场,显示其对查处开发商违规行为的消极态度,突破行政机关推诿壁垒难度较大。
3. 监管职责举证难度高:原告需证明被告在项目开发时即负有法定监管义务,需结合上位法条文与地方政策演变,驳斥被告 “无章可循” 的主张,举证逻辑链构建复杂。
承办亮点:
精准狙击法律适用漏洞:隗伟律师深入解析《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及2010 年住建部通知,明确上位法对预售资金监管的强制性规定,指出地方办法滞后不能免除被告的法定职责,有力反驳 “无溯及力” 抗辩,厘清监管义务的时间效力边界。
递进式推动程序救济:从履职申请到行政复议,再到行政诉讼,律师构建“申请 — 复议 — 诉讼” 的递进式维权链条,针对住建局两次拒绝答复的行为,通过司法程序强制其回应业主诉求,打破行政机关的程序壁垒。
强化群体证据协同效应:律师整合业主购房合同、预售资金流向线索等证据,形成群体维权合力,重点证明开发商违规行为与项目烂尾的直接关联,同时辅以法律法规条文解读,增强主张的说服力。
聚焦核心诉求据理力争:庭审中紧扣“监管职责法定性”,强调被告以 “政策指导性” 为由推卸责任的违法性,明确行政机关对预售资金的监管义务不因地方细则滞后而免除,要求法院从保障购房者权益角度撤销不当答复。
案件结果:
法院支持原告诉求,判决撤销县住建局 此前作出的答复意见,责令其在限期内重新对业主的履行职责申请作出处理。该判决明确了县住建局对预售资金违规使用行为的法定监管职责,否定了其推诿理由,为后续查处开发商违规行为、推动项目问题解决奠定了关键基础,业主维权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
价值总结:
通过司法裁判纠正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警示相关部门不得以 “制度不健全” 为由推卸监管责任,促进行政机关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提升行政效能。五十余位业主的成功维权,展示了群体诉讼在解决重大民生纠纷中的作用,为遭遇项目烂尾的购房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维权路径,增强了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