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知识课堂

租房新规实施,这些变化租客房东必看

发布时间:2025-08-06点击次数:

“刚租半年就被涨租 20%”“退租时押金被扣得只剩零头”—— 租房时的这些糟心事,从 9 月 15 日起将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国务院出台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无论是租客还是房东,都需要重新认识租房市场的 “游戏规则”。这些新规不仅能稳定租赁关系,更能从根本上解决租房市场的诸多乱象。

租金乱涨一直是租客最头疼的问题。以往,部分房东为追求高收益,随意缩短涨租周期,甚至刚签完合同就要求加价。新规明确规定:房东每年只能调整一次租金,且涨幅不得超过 5%。这意味着如果租了一套每月 3000 元的房子,未来一年最多只能涨到 3150 元,租客不用再为突然涨租而被迫搬家。某租房平台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前,一线城市近四成租客遭遇过一年内多次涨租,新规将从根本上遏制这种乱象,让居住成本更可控。

押金纠纷是租房矛盾的重灾区。不少房东以 “房屋损耗” 为由,退租时随意克扣押金,甚至有房东收取两到三个月租金作为押金。新规对此划出红线:押金不得超过一个月租金,退租时房东必须提供详细扣款明细,包括维修项目、费用凭证等。租客王女士曾租了一套房,退租时房东以 “墙面有污渍” 为由扣了 1000 元押金却拿不出维修票据,新规实施后,这种情况将构成违法,租客可凭扣款明细向监管部门投诉维权。

房屋维修责任不清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以往管道漏水、电器故障等问题,房东和租客常互相推诿。新规明确:房东必须保证房屋设施正常使用,出现故障需在合理时间内维修,一般水电故障应在 24 小时内处理,重大维修不超过 7 天。若房东拖延维修导致租客无法正常居住,租客有权要求减租或解除合同。租客李先生曾因空调坏了房东迟迟不修,在酷暑中煎熬半个月,新规实施后,他可凭维修催告记录要求房东赔偿损失。

针对 “二房东” 乱象,新规要求租赁合同必须备案登记。所有租赁交易需向住建部门备案,登记内容包括房东身份信息、房屋产权证明、租金押金标准等。这意味着 “二房东” 未经原房东同意转租、层层加价等行为将无所遁形。以往有租客租了 “二房东” 的房子,住了半年才发现原房东根本不知情,最终被扫地出门,备案制度将从源头杜绝这种风险。

租客在签约前还有一道 “必做工序”:核对房东身份与产权信息。新规特别提醒,签订合同前必须确认房产证与身份证信息一致,必要时可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权属。去年某诈骗案中,骗子伪造房产证出租他人房屋,收取租金后消失,租客不仅损失钱财还得被迫腾房。新规实施后,房东拒不提供产权证明的,租客可直接拒绝签约并向平台投诉。

房东群体也需注意新规中的义务条款。除了按时维修房屋,房东还需配合办理备案登记,不得设置不合理的退租条件。有房东担心维修成本过高,其实日常维修费用本就该由房东承担,租客只需妥善使用房屋设施即可。某小区房东因未及时维修漏水屋顶,导致楼下住户受损,最终不仅要赔偿楼下损失,还被监管部门约谈警告。

《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租房市场进入 “强监管时代”。租客要保存好租赁合同、缴费凭证、维修记录等材料,遇到违规行为可向住建部门或 12315 投诉;房东需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因违规面临罚款甚至信用惩戒。租房关系的稳定,需要双方共同遵守新规。无论是租客追求安稳居住,还是房东获得合理收益,都能在新规框架下实现共赢,让租房不再是 “步步惊心” 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