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知识课堂

房子被开发商偷偷抵押?别吃哑巴亏 这样维权更有力

发布时间:2025-09-04点击次数:

辛苦攒钱买的房子,还没住进去就发现被开发商偷偷抵押给银行——这是不少购房者的噩梦。但很多人不知道,开发商这种“一房两押”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法律不仅支持购房者追回房款,还能让违规的开发商付出额外代价。只要掌握正确的维权步骤,留存关键证据,主动采取法律措施,就能避免“钱房两空”,守住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先明确:开发商隐瞒抵押卖房,属违法行为

首先要清楚,法律对开发商的这种行为有明确禁止性规定。根据《民法典》《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必须向购房者如实告知房屋的权利状态(包括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情况);若故意隐瞒房屋已抵押的事实,将房屋出售给购房者,不仅违反合同诚信原则,更构成违法,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种行为的核心违法点在于“隐瞒与欺诈”:开发商明知房屋已设定抵押,却不向购房者披露,导致购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购房合同、支付房款,最终面临“房子被银行申请拍卖”的风险。购房者无需自认倒霉,也不用被开发商的“拖延话术”忽悠,法律赋予了明确的维权权利,只要及时行动,就能依法追责。

二、第一步:全面留存证据,为维权筑牢基础

遇到房子被抵押的情况,首要任务是收集并固定全套证据,这是后续申请保全、起诉的关键。需要重点留存三类证据,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类是购房相关凭证,包括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网签备案版)、首付款发票或收据、银行转账记录(需备注“购房款”)、按揭贷款合同(若有)等。这些证据能直接证明你与开发商存在合法的房屋买卖关系,以及你已按约定支付房款的事实。

第二类是房屋抵押的证明材料,可以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并打印房屋的“权属登记信息表”,表中会明确记载房屋的抵押登记时间、抵押权人(通常是银行)、抵押期限等信息。若开发商拒绝提供抵押信息,也可委托律师向登记中心申请查询,获取官方出具的抵押证明,这是证明开发商“隐瞒抵押”的核心依据。

第三类是沟通记录,包括与开发商销售、客服的聊天记录(微信、短信等)、通话录音、书面催告函(需留存邮寄凭证)等。若开发商在沟通中曾承诺“房屋无抵押”“会尽快解押”,这些记录能进一步佐证其隐瞒行为,增强维权的说服力。

证据收集后,建议整理成纸质档案和电子备份,避免因证据丢失影响后续维权。

三、关键招:申请“双保全”,阻止开发商继续侵权

证据留存完毕后,要尽快向法院申请两项重要保全措施,从源头阻止开发商进一步处置房屋或转移资产,为维权争取主动:

1.财产保全:冻结开发商可执行资产

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开发商的银行账户、名下其他房产、车辆、股权等可执行资产。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开发商在诉讼期间转移资金、变卖其他资产,确保后续胜诉后能顺利拿到赔偿款或追回房款。申请时需向法院提供开发商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地址等,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获取),并按法院要求提供担保(可通过保险公司出具保函,费用通常较低)。

2.行为保全:禁止开发商处置抵押房屋

除了财产保全,还可申请“行为保全”,请求法院裁定禁止开发商继续处置已抵押的房屋(包括再次出售、出租、增设其他抵押等)。这一措施能直接阻止开发商对房屋的后续侵权行为,避免房屋因开发商的违规操作面临更复杂的权利纠纷(如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拍卖),为购房者争取更多时间与开发商协商解押或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通过“财产保全+行为保全”的组合措施,能对开发商形成有效约束,迫使对方正视问题,主动与购房者协商解决方案,减少维权周期和成本。

四、最大化权益:若属欺诈,可主张“房款+1倍赔偿”

如果能证明开发商的行为构成“欺诈”,购房者的维权权益会进一步升级——除了要求开发商退还全部已付房款(包括首付、已还房贷等),还能主张不超过已付房款1倍的额外赔偿。

认定“欺诈”的核心标准是: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明知房屋已抵押,却故意向购房者隐瞒该事实,且该隐瞒行为直接导致购房者作出错误的购房决定。只要能通过证据(如抵押登记时间早于购房合同签订时间、开发商未在合同中提及抵押事宜、沟通记录中存在虚假承诺等)证明这一点,法院就可能支持“赔偿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赔偿金额以“已付房款”为上限,而非房屋总价,但这笔赔偿能有效弥补购房者的利息损失、维权成本等,是对开发商违法行为的有力惩戒。

五、别忽视:维权有“时效”,3年内必须行动

最后要特别提醒,购房者维权时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这一关键节点。根据《民法典》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从购房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房屋被抵押、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超过3年未主张权利,若开发商以“时效已过”为由抗辩,购房者可能会丧失胜诉权,即便证据充分,也难以通过法院追回权益。因此,一旦发现房屋被抵押,要立即启动维权流程,不要被开发商的“拖延战术”迷惑,更不能因“怕麻烦”而搁置,该强硬时必须强硬,及时通过协商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面对开发商隐瞒抵押卖房的情况,购房者无需恐慌,也不必妥协。法律已明确划定开发商的违法边界,只要按“留存证据—申请保全—主张赔偿”的步骤推进,同时牢记3年诉讼时效,就能在维权中占据主动。房子是一辈子的心血,绝不能让开发商的违规操作毁了安居梦,主动维权才是守护权益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