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江苏某市一企业多年前受当地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于2011年与当地镇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后又于2019年与驻地区管委会签订相关协议(以下统称“历史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了土地办证、税收返还优惠政策等事项,作为企业在当地投资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因土地政策调整、价格波动等客观因素影响,上述历史协议中涉及的土地办证及税收优惠等内容未能完全履行,企业合法权益受到影响。为推动协议履行、维护自身权益,该企业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刘茜律师介入维权,并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提起诉讼,诉求为按原协议约定价格办理剩余土地的土地证,并按照2019年协议约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律师介绍:
刘茜律师
曾任职于国内知名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法律理论知识积累强博,法律事实转化经验丰富。对行民交叉领域案件有独特心得。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己任,坚守法律正义。擅长民商事诉讼、行政诉讼等诉讼业务。
案件难点:
1. 历史协议与现行政策存在冲突:土地政策调整、价格波动等客观因素导致历史协议约定内容与现行政策环境存在差异,如何平衡协议约定的稳定性与政策变化的适应性,成为案件处理的核心矛盾。
2. 政府性承诺的履行缺乏明确路径:近10年来形成的3项政府性承诺涉及不同时期的政策背景,其法律效力认定、履行标准界定等问题缺乏明确指引,增加了权益主张的复杂性。
3. 政企谈判博弈难度高:案件涉及企业重大投资权益与地方行政资源调配,谈判过程中需平衡企业合理诉求与政府履职实际,在6次谈判中达成共识面临诸多利益协调难题。
承办亮点:
精准定位法律适用框架:刘茜律师从行政协议角度切入案件,明确历史协议及政府性承诺的行政合同属性,依据行政协议相关法律规定主张企业权益,为案件维权确立了精准的法律适用方向。
系统梳理政府性承诺链条:针对近10年来的3个相关政府性承诺,律师进行全面梳理和证据固定,清晰呈现政府方的履约义务脉络,为诉讼主张和谈判协商提供了完整的事实依据。
构建“诉讼+协调”联动机制:在提起诉讼后,不局限于司法程序推进,而是借助第一次庭审后的有利时机,通过法院协调与管委会建立谈判渠道,将诉讼压力转化为协商动力,形成“司法保障+行政协调”的高效维权模式。
高效推进多轮谈判达成共识:律师主导6次谈判过程,围绕土地办证价格、程序推进时限、税收优惠落实等核心问题,充分阐述企业诉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终推动管委会成立专项工作组,为实质性解决问题提供组织保障。
案件结果:
经过刘茜律师的专业代理,该案通过诉讼与谈判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协调企业与管委会开展6次谈判并达成一致,管委会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为企业办理剩余土地的土地证;企业与管委会正式签署和解协议,明确了办证流程、时限及相关权益保障内容。目前,专项工作组已启动办证相关工作,企业的核心诉求得到有效落实。
价值总结:
此案的成功维权彰显了法律对企业基于招商引资政策产生的信赖利益的保护,推动政府部门信守招商承诺,稳定了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预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司法实践支撑。刘茜律师凭借对行政协议法律规则的精准把握、系统的证据梳理能力和高效的谈判策略,成功推动复杂政企纠纷的妥善解决,充分展现了专业律师在维护企业权益、协调政企关系中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投资维权提供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