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案情简介:
当事人因户口问题,借用亲哥名义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购房后,当事人出资装修并实际入住。此后,当事人找到其哥要求办理过户转商手续,但其嫂子以需支付5万元过户费为由拒绝,双方因此发生争执,过户事宜被搁置。随着当事人亲哥去世,其再次要求嫂子及哥的儿女配合办理过户,却遭到对方推脱拒绝。无奈之下,当事人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吕胜蛟律师维权。
律师介绍:
吕胜蛟律师
十多年的法律从业经历,曾就职于上市公司、央企法务部,具备企业内部风控管理、企业外部风控管理、公司法务等技能。律师执业期间专注于民商事、行政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擅长行政诉讼领域(征地拆迁、商品房纠纷、土地纠纷等方向)、民商事领域(房产纠纷、股权纠纷、合同纠纷、人格权纠纷、企业破产重组等方向)、刑事领域(故意伤害罪、合同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方向)。
案件难点:
1. 经济适用房政策限制多:经济适用房具有人身属性,购房资格需经政府审核工龄、家庭等因素,且土地为划拨性质,交易需补缴土地使用金,违规购买可能面临退房或补房款风险,给借名买房的合法性认定带来障碍。
2. 房产产权归属争议大:被告主张房产系家庭成员共同所有,产权界定卡明确购房职工夫妻及子女为资格因素,原所有权人单独处置行为因无共有人同意而无效,这使得房产产权归属的认定变得复杂。
3. 缺乏书面转让承诺证据:被告认可原告垫付房款、持有房产证及居住事实,但否认曾承诺转让房产,当事人缺乏直接的书面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借名买房并转让房产的约定,举证难度较大。
4. 亲情纠纷与法律问题交织:案件涉及亲属关系,当事人与嫂子及哥的儿女之间不仅存在法律上的产权纠纷,还夹杂着亲情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沟通协商的难度,也对案件的处理带来了情感层面的干扰。
承办亮点:
全面梳理证据链,夯实借名买房事实:吕胜蛟律师深入梳理案件细节,收集当事人出资购房的付款凭证、装修费用票据、实际居住证明、与亲属的沟通记录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有力证明借名买房的事实以及当事人对房屋的实际权利。
精准应对被告抗辩,破解政策与产权难题:针对被告提出的经济适用房人身属性、划拨土地性质、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等抗辩理由,律师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逐一进行专业反驳,明确借名买房在本案中的合法性,厘清产权归属,论证当事人要求过户的合理性。
耐心沟通协调,兼顾法律与亲情: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律师充分考虑到案件涉及亲情关系的特殊性,在坚持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尝试与被告进行沟通协调,努力化解双方矛盾,为案件的顺利解决营造良好氛围,虽协调未果,但为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奠定了基础。
案件结果:
经过吕胜蛟律师半年多的努力,法院最终采纳了律师的代理意见,认定借名买房事实成立,判决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要求被告配合办理涉案经济适用房的过户手续。这一判决不仅明确了当事人对房屋的合法权利,也为当事人解决了多年的过户难题,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价值总结:
此案的判决为类似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纠纷的处理提供了参考,明确了在有充分证据证明借名买房事实的情况下,法律对实际购房人权利的保护,有助于规范借名买房行为的法律认定。吕胜蛟律师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办案经验和不懈的努力,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胜诉判决,充分体现了专业律师在解决复杂民事纠纷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