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经典案例

逾期三年交房 律师介入维权为业主赢得合理赔偿

发布时间:2025-09-07点击次数:

案情简介:

当事人刘某等四十余位业主在黑龙江某市购置一套商品房,根据购房合同约定,开发商应按时交付房屋,但实际交付时间逾期长达三年。尽管房屋最终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可逾期三年期间,业主们因无法按时入住,不得不承担额外的租房成本、资金占用损失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为追回逾期损失,集体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张弛律师代理维权。


律师介绍:

张弛律师

2015年获得法语翻译硕士学位,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方向硕士在读,曾在世界百强外企任职7年,具有丰富的与政府机关沟通经验。擅长商品房买卖纠纷、征地拆迁、婚姻家事、合同纠纷/仲裁等领域。


案件难点:

1. 行政诉讼立案受阻,维权初期路径受限:初期选择行政诉讼路径,旨在通过行政部门监管推动问题解决,但因行政诉讼立案对“行政行为违法性”“原告利害关系” 等要求严格,案件未能顺利立案,导致维权失去一条重要途径,需快速调整策略,否则易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

2. 业主分散,诉求与证据协调难:四十余位业主的购房时间、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逾期时长及实际损失(如租房金额、资金成本)存在差异,需统一诉讼主张与赔偿计算标准,同时要收集每位业主的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租房合同等个性化证据,协调难度大,易因证据不齐或诉求分歧影响诉讼效率。

3. 违约金计算标准争议大:购房合同中可能未明确约定逾期交付违约金的具体计算方式,或约定的标准过低(如日万分之零点二),远不足以弥补业主实际损失。需向法院主张按LPR等更合理的标准计算违约金,而这需要充分论证“约定标准过低、不足以弥补损失”,说服法院支持调整,法律适用与事实论证难度较高。


承办亮点:

灵活调整维权路径,以群体民事诉讼突破立案困境:面对行政诉讼立案难,迅速转变思路,一方面,通过联合业主发起群体诉讼,增强维权力量,提高案件关注度;另一方面,民事诉讼对“逾期违约”的事实认定更直接,无需依赖行政部门履职,可直接向开发商主张赔偿,有效避开行政诉讼的立案壁垒,为维权找到新的突破口。

精准论证违约金标准合理性,推动法院调整计算方式:针对违约金标准争议,律师从“约定标准与实际损失的差距”“行业惯例与公平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证,一是收集业主租房合同、银行贷款利率等证据,证明日万分之零点二的违约金远低于实际租房成本与资金占用成本;二是引用类似案例与相关法律规定,主张约定违约金过低时,法院可根据当事人请求予以调整,结合LPR作为市场公认的合理利率标准,论证按LPR计算违约金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为法院调整标准提供充分依据。

提前预判抗辩理由,全面准备反驳证据:律师预判开发商可能以“不可抗力”抗辩,提前收集两类证据:一是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停工通知、复工许可等文件,计算出合理的停工时长,证明“逾期三年远超合理停工范围”;二是通过查询开发商的资金流水、项目建设进度报告,证明逾期主要因开发商自身资金周转困难导致,与不可抗力无直接关联,从根本上削弱其抗辩力度。


案件结果:

法院经审理,采纳了张弛律师的代理意见,对案件作出判决,支持按LPR标准计算逾期交付违约金,判决开发商向业主赔偿相应损失。刘某及其他参与诉讼的业主对该判决结果表示满意,后续案件正按此标准逐步推进审理。


价值总结:

通过联合数十位业主发起群体诉讼,不仅增强了维权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还降低了单个业主的维权成本(如诉讼费、律师费均摊),提高了诉讼效率,为分散业主的集中维权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张弛律师在行政诉讼受阻后迅速转换路径,高效统筹群体诉求与证据,精准论证违约金标准,充分展现了专业律师在复杂房产纠纷中灵活应变、化繁为简的核心价值,为业主实现合法权益提供了关键保障,增强了购房者面对逾期交付等问题时的维权信心。

01.png

02.png

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