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经典案例

胜诉 | 格子铺返租停付退房无门 律师民事追租胜诉 行政追责再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21点击次数:

案情简介:

2020 年,内蒙古某市一楼盘开发商将虚拟分割格子铺对外销售,多数业主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同步签署了10年包租协议,约定“前三年租金直接抵扣房款,第四年起按月支付租金”。然而协议履行中,开发商仅兑现了租金抵扣条款,自第四年起便停止返租,业主多次协商无果。后续开发商通知业主办理房产证,业主们实地查看后发现,所谓“格子铺”仅为图纸虚拟分割,无实际物理隔断,既无法独立经营,也难以转租,完全丧失商业价值,遂集体要求退房退款,但开发商以“合同已履行、房产证可办理”为由拒绝。2023年,数十名业主共同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李月、梅杨律师团队介入,开启维权之路。


律师介绍:

李月律师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执业以来,专注于行政及民事诉讼,包括但不限于征收拆迁、企业关停、行政处罚、合同纠纷。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以维护当事人权益为己任。

梅杨律师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2019年法律本科毕业,自毕业以来在律所从事法律工作参加工作,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从业以来主要从事诉讼业务,精通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代理过许多疑难案件,主要涉及民商、行政领域,包括合同纠纷,婚姻家事纠纷,土地纠纷等


案件难点:

1. 程序定性模糊,立案遇阻:案件涉及民事(退房退款、租金违约)与行政(未按规划建设)两类争议,初期法院认为“追究开发商未按规划建设责任,需先经行政复议”,但《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是否需复议前置无明确规定,导致行政诉讼立案陷入僵局。

2. 核心证据难获取:开发商拒绝提供案涉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竣工规划核实报告》等关键文件,业主仅持有购房合同与包租协议,难以直接证明“虚拟分割不符合规划”;同时,开发商删除了与业主的返租沟通记录,租金催讨证据需业主自行拼凑,取证效率低、完整性不足。


承办亮点:

双轨策略破局,民事先行稳信心:律师团队制定“民事追租 + 行政追责”双轨方案:优先针对“租金违约”提起民事诉讼,以租赁协议为核心证据,清晰论证包租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作经营公司停止返租构成根本违约。此举不仅快速固定违约事实,更通过民事案件的推进,稳定了业主维权信心,为后续行政程序铺垫基础。

判例支撑+ 法理沟通,突破行政立案壁垒:针对“复议前置”争议,团队检索全国近3年类似案例,筛选出12份“明示答复拒绝履行以及不完全履行的实体不履行法定职责情形,不属于复议前置。”的生效判例,结合《行政诉讼法》“利害关系人可直接起诉违法行政行为”的规定,形成书面法律意见,与法院立案庭多次沟通。最终法院认可“业主作为商铺买受人,与规划违法行为存在直接利害关系,无需复议前置”,成功为行政诉讼立案。

政府信息公开,锁定规划违法证据:为填补“虚拟分割不符合规划”的证据缺口,团队指导业主向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明确要求调取案涉项目的备案规划图纸与竣工核实材料。对比发现,备案图纸明确标注“商铺需设置实体隔墙,具备独立使用功能”,而实际交付的“格子铺”仅为地面划线,直接证明开发商未按规划建设,为行政诉讼胜诉奠定关键证据基础。


案件结果:

目前,租金纠纷的民事诉讼已取得阶段性胜利:法院判决合作经营公司构成违约,需向业主支付拖欠的租金及违约金,部分业主的判决已生效,律师团队正协助提交强制执行申请。“开发商未按规划建设”的行政诉讼已成功立案,法院已向当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开发商送达起诉状副本,案件进入证据交换阶段,后续将围绕“虚拟分割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行政部门是否尽到监管责任”展开庭审。若行政诉讼胜诉,将为业主主张“退房退款”提供核心法律依据。


价值总结:

本案警示消费者,面对“租金抵扣房款 + 长期包租”的商铺产品,需重点核实两项信息 —— 一是项目规划文件中是否明确“商铺具备独立物理属性”,二是开发商是否具备持续履约能力,避免因“图纸分割”陷入维权困境。

01.png

02.png

03.png

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