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03
点击次数:
案情简介:
河北某商品房小区的12名业主,已在房屋内居住长达十余年,却始终未能拿到房产证。期间,业主们曾委托当地律师维权,尝试与开发商、政府部门沟通,但因问题复杂、责任主体推诿,维权以失败告终。房产证“难产”不仅影响房屋交易、落户等基本权益,更让业主们对房屋产权的安全性充满担忧。2025年,业主们转而委托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胡迪律师团队介入。胡迪律师接案后,首要任务是厘清办证难的核心症结 —— 通过调取项目档案、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最终锁定关键问题:案涉房屋存在多重抵押,包括开发商早年办理的在建工程抵押、小额贷款抵押,以及一笔未结清的信用社抵押。这些未解除的抵押登记,直接导致不动产登记部门无法为业主办理产权过户手续。针对这一现状,胡迪律师制定“民事+行政”双轨维权策略:民事层面,针对 12 名业主房屋对应的不同抵押情况,分别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抵押权利人(如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及开发商配合涤除抵押登记;行政层面,代理业主向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住建局等部门提起履职申请,要求行政机关介入调查开发商抵押违规行为,并依法协助业主办理房产证。
律师介绍:
胡迪律师
胡迪律师从事五年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拥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实践办案经验。主要擅长行政诉讼领域、经济领域、房地产领域、房屋拆迁领域等法律业务。在多年的执业过程中,办案严谨、思路清晰、尽心尽责。凭借自身的实践和努力,始终以维护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屡次为当事人解决困扰多年问题,收获好评。
擅长领域:商品房延期办证 延期交房 商铺返祖 土地征收 房屋拆迁
案件难点:
1. 多重抵押关系复杂,涤除难度大:房屋同时存在在建工程、小额贷款、信用社三类抵押,涉及开发商、多个金融机构等不同主体,各抵押的债权金额、期限、优先级不同,需逐一沟通协商,且部分债权人对 “涤除抵押” 存在抵触,担心债权无法实现。
2. 维权历史遗留问题多,信任基础薄弱:业主此前已尝试过当地律师维权,却未获成果,对法律途径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沟通中易出现焦虑、急躁情绪,需要额外投入精力稳定业主心态,同步解释维权流程与进度。
3. 行政与民事程序衔接难:民事案件(涤除抵押)与行政案件(履职查处)需同步推进,但两者的审理周期、法律依据不同 —— 若民事判决未先解除抵押,行政机关无法办理房产证;若行政机关未介入督促,开发商与债权人也可能拖延抵押涤除,需精准把控两者的节奏,避免程序脱节。
承办亮点:
精准定位核心障碍,“一屋一策”破抵押困局:胡迪律师团队为12名业主逐一梳理房屋对应的抵押主体、债权状态,针对不同抵押类型制定差异化诉讼方案 —— 对债权已到期的信用社抵押,重点主张“业主已付全款,抵押不得对抗购房人”;对小额贷款抵押,联合业主与债权人协商“分期代偿部分款项以解除抵押”,避免陷入长期诉讼,高效推进抵押涤除。
民行双轨联动,形成维权合力:在提起民事诉讼的同时,律师同步向行政机关提交履职申请,附上业主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抵押查询记录等证据,主张“行政机关有义务监督开发商清理抵押障碍,保障业主办证权利”。通过行政压力促使开发商主动与债权人协商抵押事宜,同时以民事判决的预期效力,让债权人意识到“拖延抵押涤除将面临法律强制力”,双向推动问题解决。
主动对接法院,推动实质性纠纷化解:考虑到“仅判决涤除抵押仍可能存在执行难题”,律师在诉讼中主动与承办法官沟通,强调“12名业主已居住多年,办证是基本权益”,建议法院在判决中不仅要求解除抵押,还需明确“开发商、行政机关有协助办证的义务”。最终法院采纳该意见,以实质性化解纠纷为导向作出判决,避免案件陷入判而不执的困境。
案件结果:
法院经审理后,采纳胡迪律师的代理意见,判令各抵押权利人配合解除案涉房屋的所有抵押登记;要求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住建局在抵押解除后协助业主办理房产证,整体办证诉求在4个月内落地。判决生效后,抵押权利人及开发商均按要求履行义务,所有房屋的抵押登记已全部解除。目前,12名业主已陆续向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交办证材料,处于审核出证阶段,业主们对“12 年无证之困即将解决”充满期待,多次向律师团队表达感谢,称“终于看到了拿到房产证的希望”。
价值总结:
本案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商品房长期无法办证(多重抵押类)”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维权路径 —— 当办证受阻于开发商抵押时,不能仅依赖单一的民事或行政程序,而应通过“民事诉讼涤除抵押+行政履职督促办证”的双轨策略,既用民事判决破除产权障碍,又用行政压力推动各方配合,形成维权合力。同时,本案也警示开发商与金融机构:不得以抵押为由损害已付全款、实际入住的购房人权益,行政机关亦需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切实保障业主的房产证权益,避免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