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北京翰汇律师事务所

知识课堂

二手房税费别踩坑 这些猫腻要认清

发布时间:2025-07-28点击次数:

“明明说好税费 1 万,过户时却要交 6 万”—— 朋友的经历并非个例。在二手房交易中,税费是最容易被中介 “动手脚” 的环节,一句 “税费全包更省事” 的背后,可能藏着数万元的额外支出。今天就把二手房税费的 “底细” 说透,记住三个核心点,让你明明白白交钱,不花一分冤枉钱。

一、三种税分清楚:谁该交、交多少、怎么免

二手房交易中,个税、增值税、契税是绕不开的三种税,但承担方和减免条件天差地别,这是避坑的第一道防线。

(一)个税:房东的 “义务”,满五唯一可全免

个税全称 “个人所得税”,由卖方(房东)承担,税率为房屋成交价的 1%。但只要满足 “房本满 5 年且是房东唯一住房”,这笔钱就能全额免除。

比如一套 100 万的房子,若房东的房本刚满 3 年,且名下还有其他房产,就得交 1 万个税;若房本满 5 年且是唯一住房,这笔钱一分不用花。

现实中,不少中介会故意隐瞒 “满五唯一” 的政策,让买家替房东缴税。就像有位购房者,买了套满五唯一的房子,中介却说 “房东还有套老房子”,硬是让他多交了 1 万个税,等发现真相时,中介早已没了踪影。

(二)增值税:短期交易的 “门槛”,满 2 年就免征

增值税及附加(含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房东承担,税率 5.3%,但房本满 2 年就能免征。这项税主要针对 “炒房”,防止短期买卖获利。

一套 100 万的房子,若房本刚满 1 年,增值税就得交 5.3 万;满 2 年则分文不花。曾有位买家通过中介买了套房本 1 年的二手房,中介说 “税费全包省事儿”,结果他不仅交了自己的契税,还替房东承担了 5.3 万增值税,事后想维权都找不到人。

(三)契税:买家的 “责任”,面积决定税率

契税是唯一由买家承担的税,税率按面积划分:140 平以下 1%,140 平以上 1.5%-3%(各地略有差异)。

比如买套 120 平的房子,成交价 100 万,契税就是 1 万;若房子是 150 平,契税可能要交 1.5 万 - 3 万。这里要注意,中介常把 “140 平” 当临界点做文章,比如把 139 平的房子说成 141 平,硬生生多收 0.5%-2% 的税。

二、中介的 “文字游戏”:这些套路要警惕

中介坑人的手段,往往藏在合同条款和口头承诺里,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去。

(一)“税费全包”=“买家全掏”

合同里写 “税费由乙方承担”,看似简单,实则把房东该交的个税、增值税全算到你头上。一套 100 万的房子,若房本不满 2 年、房东也不是唯一住房,正常情况下买家只需交 1%(140 平以下)的契税,即 1 万;但 “全包” 的话,就得再加上 1% 个税和 5.3% 增值税,总计 7.3 万,多花 6.3 万!

(二)隐瞒 “满五唯一”“满二” 信息

有些中介为了快速成交,不核实房本年限和房东住房情况。比如一套满 2 年的房子,中介却说 “刚满 1 年”,让你多交 5.3% 的增值税;或者明明是 “满五唯一”,却谎称 “房东还有其他房”,让你白交 1% 的个税。

(三)面积 “差 1 平”,税费差一倍

140 平是契税的 “分水岭”,中介可能把 139 平说成 141 平,让税率从 1% 升到 1.5% 甚至 3%。就像有位购房者买了套 142 平的房子,中介按 3% 收契税,比实际应缴的 1.5% 多花了 1.5 万。

三、避坑口诀要记牢:三步搞定税费事

记住这句口诀:“满五唯一省个税,满二免增值税,契税面积要看清”,再按这三步操作,保你不吃亏。

第一步:签合同前查 “两证”

看房本年限:让房东出示房产证,算清是否满 2 年、满 5 年(从登记日期算起);

问房东住房套数:让他写份《唯一住房承诺书》,注明 “若隐瞒多套房,多交的个税由房东赔”。

这些信息也能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别全信中介的话。

第二步:自己算笔 “明白账”

算清楚这笔账,签合同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

第三步:合同里写 “死” 责任

在合同中明确:

  • 个税、增值税由甲方(房东)承担,若符合免税条件,房东要配合办理;

  • 契税由乙方(买家)承担,按 “140 平以下 / 以上” 标准计算;

  • 若因房东或中介隐瞒信息多交税费,由他们全额赔偿。

四、交钱时的 “最后检查”:别让中介代劳

到税务局缴税时,一定要自己去核对:

  • 税务系统里的房本年限、房东套数对不对;

  • 契税税率是不是按实际面积算的;

  • 缴税票据上的纳税人:个税、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房东,契税是你自己。

发现不对当场提出,别等交完钱再后悔。

二手房税费的坑,多源于 “想省事”。记住:个税、增值税是房东的事,契税才是你的责任;满五唯一、满二能免税,面积大小决定契税多少。签合同前查清楚、算明白,条款写具体,才能避免 “1 万税费变 6 万” 的闹剧。

要是真被坑了,别慌,拿着合同和缴税票据找律师,起诉中介或房东要回多交的钱。买房是大事,多花半天研究税费,可能就省下几年的物业费 —— 这笔账,一定要算清楚!你在买房时遇到过税费陷阱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帮更多人避坑。